体视显微镜在观察材料表面缺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其操作步骤如下:
一、样品准备
选择样品:根据观察需求,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样品。
样品处理:
对于大型不易移动和解剖的铸件,将显微镜安全固定在铸件上面,寻找合适的位置,直接对铸件表面进行观察。
对于较深的缺陷(大于3mm),建议打开断口进行断口观察。制作断口样品时需注意,在铸件上先将缺陷位置整体割下,不能破坏缺陷面。对于尺寸小于10mm的缺陷,不建议使用锯床直接锯到缺陷上,以免破坏缺陷面和带来杂质。建议在缺陷两端进行切割,直至到缺陷边缘5mm左右,然后使用人工或机械将铸件折断,露出缺陷断口。
对于已经机加工或装机的铸件缺陷,若被污染,需要对缺陷部位进行油渍和水渍的清洗、干燥。
二、显微镜设置与调整
显微镜选择:选择一台性能良好的体视显微镜,如OLYMPUS SZ61型体式显微镜,确保放大倍数、工作距离等参数满足观察需求。
焦距调整:
先将放大倍数调整到*小,居中选取缺陷点。
上下调整物镜和铸件的距离,直至图像*清晰的状态。
然后调整焦距,逐渐放大倍数,对缺陷主要典型区域进行完整的观察。
光源调节:根据观察需求,调节显微镜的光源强度,确保观察区域光线充足。对于表面坑凹不平的缺陷,现有的显微镜补光不足以看清时,需要另外配备高强度手电,根据观察的角度进行补光。
三、观察与记录
观察缺陷: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表面的缺陷,注意缺陷的形态、分布、颜色等特征。
拍照记录:在没有接入图像软件的情况下,可以直接使用手机对准目镜光点,精确调整手机和光点的距离进行放大拍照。对于需要更精确记录的缺陷,可以使用显微镜自带的数码相机接口或内置相机进行拍照和录像。
四、缺陷类型判断
对比已知材料:将观测到的缺陷与已知的物料状态通过体式显微镜的微观形态、分布、颜色等对比。已知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,选取前需要了解铸件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,还要区分浇注前后的材料状态。
判断缺陷类型:根据两种物料的对比,结合现有的缺陷定义和理论进行缺陷类型确认。对于反应或凝固的产物,如气孔、缩孔、疏松等,可以直接根据缺陷的定义形态进行判断。
五、注意事项
样品处理:样品应该相对干燥,避免湿度过高产生水珠影响观察效果。同时,样品表面必须洁净,否则在体视显微镜下会显得模糊不清。
操作规范:操作前应该认真阅读说明书,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调整。操作时应该细心、耐心,避免出现调节不当或操作不慎而损坏装置的情况。
维护保养:操作完毕后需要对体视显微镜进行清洁和维护,使其保持干净整洁。镜头以及调节杆上的灰尘和指纹应该使用专业清洁液进行清洁。
综上所述,体视显微镜在观察材料表面缺陷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通过合理的样品准备、显微镜设置与调整、观察与记录以及缺陷类型判断步骤,可以准确、高效地观察和分析材料表面的缺陷情况。